2021年3月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2021年度工作会议,会上表彰了2020年度考核优秀的二级单位,经管学院在年度考核中获评优秀,院长范英代表学院接受了校长徐惠彬院士和曹淑敏书记的颁奖。

围绕北航工作方针,经管学院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党建工作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院倾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北航特色的新文科建设,交叉研究项目“绿色导向的社会经济复杂系统管理决策”获批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这是我院第二次获批国家创新群体。学院统筹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提交管理与经济学科群“双一流”建设总结报告,“复杂经济社会系统的智能计算平台”获批“双一流”学科公共平台2020年度建设项目,学院多个学科实现了新的突破,取得了新的进展。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坚持引人和育人并重,全力推进各学科均衡布局和师资补充,专任教师人数逐年增高。且学院面向全球遴选优秀人才,加强海内外卓越青年人才引进。根据学校总体布局和要求,不断发现和引进人才。
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间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案例研究屡创佳绩,获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6篇、全国MPAcc优秀教学案例3篇等多项殊荣。教学成果硕果累累,获推荐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1门,校级9门,院级培育12门,学院级一流课程培育12门,以及思政示范课等多项成果。多位学院教师获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奖、北京市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奖及校级教学成果奖。教材建设获评推荐学校及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本科教材10本。在学院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下,学院教师在2020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
过去的一年中,经管学子捷报频传,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决赛(北京赛区)、第三十七届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挑战赛等多项赛事上斩获优异成绩,对提升学院科技创新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0年学院在优势研究方向不断深耕,科研经费创历史新高。科研立项87项,纵向立项51项,横向立项36项。自然基金资助金额位居全校第3。发布A+级论文2篇,A级论文近10篇,出版专(编)著5部,教材4部。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奖、山东省第三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荣誉。且学院身体践行科研报国的北航情怀,勇担社会责任,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多位教师献言献策,多篇提案被北京市政协、民建中央、民建北京市委采用,并且上报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北京市委、市政府以及市疾控中心等部门。开发“疫情预测系统”、“湖北地区疫情地图服务系统”,服务于卫健委、北京市委、网信办等国家疫情防控一线,并向国务院总理汇报演示。
新学期伊始,学院扎实推进国际化工作。学院于2020年获批“北航举办学科双边合作研讨会资助计划”4项,项目数位居全校榜首。并执行我院ICAO航空大数据协议;举办ICM/ICAO全球航空大数据分析工作坊;与MIP高等商学院在线交流项目(DBI项目)合作讨论;与捷克化工大学达成合作意向等,努力为学院国际化工作开创更好局面。
在抗击疫情、砥砺奋进的一年中,学院以高质量党建为战疫情、促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学院802教工支部和硕士ZY1908(一)学生支部获批第二批“不忘初心、对标争先”党建示范创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项目;802教工支部获批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项目;4个学生党支部入选2020年“学校党建工作案例”;获批校级党支部工作创新基金6项;本科案例获评北航第一届学生“学习日”百优案例。党建工作蓬勃发展,获奖层出不穷,
回顾砥砺奋进的2020年,学院迎来了崭新的2021年。今年是“大庆之年、开篇之年、谋划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学院也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抓机遇、强特色、扬长板、补短板、提质量、争进位地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进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