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经济管理学院分党委书记刘志新为致真书院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0-11| 点击:

2020年10月10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分党委书记刘志新赴沙河校区为致真书院220名新生讲授题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大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与发展”的“开学第一课”。

undefined

刘志新按照理论的开创时期、发展时期和发展的新时代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向同学们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经历的漫长、复杂而艰苦的探索过程。

他以“小岗村、大包干”的例子引导同学围绕“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进行思考,借助经济特区的成功试验和邓小平南巡讲话等历史资料,重点分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详细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和深刻内涵。他谈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基石,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党才能够在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中,不断取得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对小岗村农民创造性改革实践的肯定,明确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从而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明确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并及时总结、推广深圳等经济特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带动作用。邓小平同志引导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大胆试、大胆闯,使改革和开放出现了新的局面,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随后,他通过盘点“十四大”到“十七大”20年间我国年度GDP增长率,对比外商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以及两次国际金融危机等主要经济事件,着重分析我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阐述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中央领导集体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并且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历程。

他重点讲授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特征和内涵逻辑。他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就是新时代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经济社会发展中暴露的问题和矛盾代表和反映着时代的呼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富有时代性地回答了中国如何走向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大势,为人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的问题,充分展现了其直面宏大时代命题的精神与勇气。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承,它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所内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品格。通过“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条件下,应该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他还通过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层面面临的问题,为同学们逐步推导出需求侧拉动和供给侧改革各项措施路径的内部逻辑。

最后,刘志新与同学们分享了个人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时的体会。他表示,学院近年来注重师德师风建设,采用教学效果与师德师风独立测评的方式全面了解教师在授课全过程中的表现。同时,通过加强基层调研,设立班子成员接待日,鼓励本科生担任“科研小助手”,组建课程教学团队,落实本科辅导员与班主任联席会、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联席会等方式紧紧围绕“九个坚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修订培养方案,强化思政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undefined

undefined

“刘老师讲的太好啦,没想到党课还可以这么有趣!”课后,同学们都对这次“开学第一课”给予了积极评价,纷纷表示详实的历史资料配合老师生动的讲述和严谨的逻辑推理令同学们对党课有了全新认识,同时“您在课堂中呈现的思想、智慧和品质将会成为引领全体学员不断向党靠拢的灯塔。”

本次课程是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学院党政负责人为新生讲好“开学第一课”的重要举措,学院还将进一步结合时代特征和学生特点,优化思政课教学载体和模式,注重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提升,逐步构建融入式思政课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