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业航天领域再传重磅消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MBA校友团队创办的「合肥星火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火空间”)已完成天使轮融资,金额达5500万元人民币。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北航 MBA 校友在硬核科技创业赛道的重大突破,更凸显了北航 MBA 在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优质项目方面的卓越实力,为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注入 “北航力量”。
据悉本轮融资由锦沙资本、合肥产投资本联合领投,合肥产投科创基金和合肥市天使投资基金跟投。此前,星火空间已完成超千万元种子轮融资,目前累计融资额已近亿元。
从MBA赛场到产业赛道:北航MBA平台孕育航天创业新星
星火空间的诞生与成长,深深根植于北航MBA浓厚的创新创业土壤。其创始团队主要成员来自于北航MBA校友,项目雏形源于北航MBA“创乐盟”创新创业大赛——这一赛事是北航MBA打造的核心双创实践平台,旨在为学生提供“创意萌发、项目打磨、资源对接”的全链条支持。在大赛中,星火空间创始团队凭借其对电循环火箭技术的前瞻性布局、清晰的商业化路径,一路过关斩将荣获赛事冠军,充分展现了北航MBA学生在学术洞察、商业分析与团队协作上的综合素养。
此后,北航MBA选送此项目晋级中国MBA创业大赛初赛,项目成功晋级复赛并入围全国总决赛。在全国赛的路演舞台上,团队与来自各地高校的优秀 MBA 项目同台竞技,进一步优化了技术方案与商业模式,也为后续项目落地积累了宝贵经验。北航 MBA 的 “赛事孵化体系” 是星火空间从 “创意” 走向 “产业” 的关键起点,从 “创乐盟” 的校内打磨到全国大赛的实战锤炼,再到政策研究和公司注册落地,北航MBA为校友创业项目提供了从能力提升到资源链接的全方位赋能。
技术突破引领行业:星火空间打造全球最大电循环液体火箭
依托创始团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 MBA 课程培养的商业思维,2024年5月星火空间正式注册成立。其正在研发的“进化一号”电循环液体运载火箭,火箭起飞推力90吨,是目前国内首款、全球最大规模的电循环液体火箭,主打低成本、高可靠、快速响应的小型卫星发射服务。
区别于当前主流的燃气发生器循环或补燃循环发动机路线,星火空间选择了系统复杂度相对更低、更易实现高频次低成本发射的电循环技术路径。电循环的核心优势在于结构简化、比冲高、成本低,在保持系统可靠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运载效率,有望将发射成本拉至更具竞争力的区间。目前,星火空间已与多家商业卫星公司及科研机构达成合作意向,未来还将拓展至高超声速飞行试验、生物载荷科研发射等多元场景。


精英团队+地方赋能:北航MBA创新引领注入发展内核
星火空间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一支兼具 “技术硬核度” 与 “商业洞察力” 的团队。除创始团队的北航 MBA 背景外,成员还汇聚了来自航空航天院所、中科院、知名民营航天企业及各行业的精英,平均年龄 35 岁,具有“两机”重大专项和重复使用火箭研制经验,团队互补性强、化学反应充分,是一支兼具工程经验与创新活力的队伍,已实现多项发动机关键试验的有效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星火空间落地合肥,也与当地空天产业布局密切相关。合肥近年来积极培育空天信息产业链,已在卫星制造、运营与应用等领域形成初步生态。市政府组建“空天专班”、推出专项产业政策,并提供人才、资金与供应链配套支持,为星火这样的初创企业提供了重要发展基础。
资本高度认可:北航MBA创业项目成商业航天新势力
对于星火空间的发展潜力,投资机构给予高度评价。锦沙资本总经理、管理合伙人刘尚表示:“锦沙资本长期看好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并持续投资布局,中国的火箭市场已经有不少优秀公司实现重大突破,但我们依然看好面向小型星座发射和大型星座补网、灵活定制化、中小型、低成本火箭的长期巨大机会,星火空间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技术路线清晰、团队执行力强,期待其成为中国商业航天的新生领先力量。”
合肥产投资本投资一部总经理杨运峰表示:“星火空间作为中国第一款电循环液体运载火箭的先行者,采取工业化发展商业航天的模式,与合肥市空天产业布局方向高度契合,期待通过资本与政策双轮驱动,助力公司快速成长。”
此次星火空间完成 5500 万天使轮融资,不仅是项目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北航 MBA 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生动体现。作为培养 “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与行业领导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的核心平台,北航 MBA 始终以 “产教融合” 为导向,通过 “课程体系 + 赛事平台 + 资源对接” 的立体化培育模式,为校友创新创业赋能,持续向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等关键领域输送优质项目与人才。未来,北航 MBA 将继续深化双创生态建设,助力更多校友在硬核科技赛道实现突破,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