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经管视界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经管视界 > 正文

《航空标准与质量》杂志社专访高远洋:相关标准不先行,通用航空政策谈何落地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10-11| 点击:

自1987年民航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的民航事业开始飞速发展,我国民航运输总量已成为世界第二,其中,公共航空运输量增长了百倍以上。但和民航运输发展不相符的是,通用航空的发展却不如人意……

由于中国对空域的限制等多方面原因,通用航空的发展一直难以放开。不过,这样的情况正在改变。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对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作出部署,促进通用航空事业发展;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味着通航产业开始进入落地化阶段。

那么,实际上通航产业到底进入了什么样的阶段?目前通航应该对哪一点集中发力?中国通航的发展应该注意什么?对此《航空标准与质量》杂志社采访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博士。

记者:在您看来,现在中国要使通用航空落地首先要解决那些问题?

高远洋:我觉得至少有两个问题要首先解决,第一个是基础数据问题。

现在通航领域基本上所有的数据,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口径,现在通航的数据涉及到好几块,比如说工业的,服务业的等等,它们之间数据不通,这使得通用航空就没法统计。现在情况是数据是散落在各处,没有人能掌握的了,我觉得应该找一个归口单位联合各方之力做一个平台,把这些数据统计起来。

第二个是应该建立一个通用机场建设的标准。

通用机场不像大机场,中国的支线机场,干线机场是国家布局的,比如很多支线机场,或干线机场是通过“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进了国家发改委目录的,这种机场我们叫公募运输机场。

通用航空机场基本上是什么样的呢?在我看来,它是多元化的,应该强调它的公共属性。现在通用航空机场的审批权限是下放到省政府手里的,纳入省级的规划,所以,我们应该为通用航空机场做一个标准。

记者:您刚才说到为通用航空建立一个建造标准,这很重要,根据意见,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基本实现地级以上城市拥有通用机场或兼顾通用航空服务的运输机场,所以,你觉得这个标准应该是什么样的?

高远洋:现在的标准有时候太不好执行,很多通用航空标准上边写参照运输航空标准执行。结果一参照,下边就没法执行了,参照是就高还是就低,如果只是参照的话,作为下面的执行人一定往高标准走,谁也不敢降,万一降了,出问题,谁担这个责任。但往高标准走的话,那就坏了,小飞机起降,用不了多大的承载的要求,如果按照现在的要求,地面、设施等等都高的不得了。

我前几天看一个机场,建一个很小的机库,结果钢梁用得特别厚,我说为什么要用那么厚的钢梁,他说按照局方的标准,你要达不到这个标准,它不给你验收,这就有分歧了,按照这种大机场的标准建造的机库,明显是浪费了资源,再比如通用机场的配套设施上,按照民航局的要求,要配备几台消防车,多少消防队员,而通用机场很小,平时没有几架飞机起降,配备这样的设施,需不需要。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区别机场的作用,建立更加灵活、实用的标准机制。

记者:那现在国外的通用航空机场是怎样一个情况呢?

高远洋:国外好多通用航空机场是无人职守的,就没有人管,飞机降的时候,他空中可以控制这个机场,让机场给他发射一个信号,飞机落地后,飞行员下来加加油,上上厕所,就飞走了。国外建了不少这种无人职守的机场,当然,中国现状和国外还不一样,不能完全照搬。但是,有些是可以复制的。比如像人机比,公务机过去它也没有这种标准,也是参照运输航空的标准,那就意味着要空乘,本来座位就少,再加一个空乘,但是根据要求,你要是想飞就必须配备这些人员。

美国就不一样,公务机飞行员,又是飞行员,又是服务员,还是行李员。所以中国人搞公务机,没办法,必须按照要求配备人员,最后成本会上升,也更加不好把控和执行了,所以真有必要对于整个标准梳理一下,让它更适合通用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