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经管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力量 > 经管人物 > 正文

经管人物丨宋文燕:新知启学研,师德助梦航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11-01| 点击:

在北航经管学院 , 有这样一位学者 :他具备复杂而多元的专业背景,跨越材料、管理与机械等多个学科;他的研究方向明确且深入,长期专注于复杂产品服务系统、人工智能以及数据驱动的运营管理等领域。他就是行为与运作管理系教授宋文燕老师。

谈及为何选择北航作为自己的学术舞台,他满怀感激与热忱。他表示:“北航经管学院在工科强校中独树一帜,为我们的学术探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尤其是管理科学与工程这一学科,本身就是一个管理与工程高度交叉的领域,与我从事的专业方向及背景高度契合。”此外,他还提到北航经管学院的深厚底蕴和独特优势,在这里,他能够与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广泛交流,共同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与发展

宋老师连续四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World’s Top 2% Scientists。在其研究领域,他获得了9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软件著作权,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并在国际知名出版社Springer独立出版英文学术专著1部,出版专著、教材3部,参编著作3部。他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项,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专题研究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基础科学中心课题、工信部智库课题。作为核心成员,他主导完成了中航工业、上海贝尔、三菱电梯、中国商飞、上海电气、上海电力、中钞油墨等多项产学研项目。

明晰研究主线,紧跟时代脉搏

宋老师提到其研究方向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但始终围绕着产品服务系统这一主线展开。他强调:“我的研究有一条比较明晰的脉络线,始终围绕如何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通过服务化策略提升装备运行效率。”在谈到学术灵感时,他表示,一方面来自阅读前沿的文献,与国际同行交流;另一方面则源自产学研合作,紧密关注国家重大需求,特别是与航空工业的紧密结合。

他之所以对这个领域充满学术热情和职业兴趣,源于对制造业服务化、智能制造、工业4.0的理解。早在2008年左右,国际上就开始关注产品服务系统(Product Service System,PSS),并强调绿色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一研究方向不仅符合他的学术背景,也契合了他的职业兴趣。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他不断探索如何将产品与服务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更加可持续、绿色的发展。此外,他还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特别是安全和韧性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深入研究了智能产品服务系统的韧性管理。

理论与实践结合,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从工程学科跨越到经济管理研究时,他发现学术路径与研究范式存在显著差异。初入经济管理领域,他观察到经典管理研究的模式与自己熟悉的工程研究大相径庭,特别是实证、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他来说是全新的领域。这一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充满挑战与适应的过程。

        宋老师坦言,这一过程对他来说并非易事。他需要摒弃原有的工程研究惯性,重新学习并掌握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然而,正是这样的挑战,激发了他不断学习和探索的热情。他通过多年的努力和调整,逐渐适应了新的研究范式,并在这一过程中从其他学者身上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他深知,要在交叉学科领域中取得突破,须具备跨学科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勇于跨越学科界限,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有机融合。同时,他还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能够将国际前沿的理论方法与国内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融新知于课堂,育英才以创新

在教学方面,宋老师秉持着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核心理念,他深信教育的真谛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回顾过去十年的教学生涯,他发现,单纯依赖教材进行教学往往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对新鲜、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充满好奇,而教材的更新速度往往跟不上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宋老师特别注重结合自己的最新研究和领域方向,将最鲜活的案例和先进的技术融入教学。他深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例如,在讲授质量管理学时,他不仅讲解传统的质量管理工具,还引入了AI赋能的质量管理工具,如质量4.0的一些前沿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这些前沿的技术和案例,让学生们耳目一新,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除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宋老师还特别注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他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知识点,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对于大学教育的理解和定位,宋老师认为,除了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德育素养。他强调,北航的学生一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坚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在培养学生方面,宋老师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和理念。他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仅要在专业知识上有所建树,更要在自己的领域内成为专家。同时,宋老师也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思维方式。他提醒学生,做研究不仅要学习前沿的方法和技术,更要思考这些方法和技术背后的逻辑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研究的精髓,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他鼓励学生多读前沿文献、多思考、多交流,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宋老师以自身经验谈到,在研究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打破封闭的思维模式,切不可闭门造车,要紧盯国际前沿研究动态,更要注重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他指出,产学研合作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有助于从工程和管理实践中提炼出高水平的研究问题。尽管理论与实践在表面上存在差异,但通过凝练、观察和体会,可以逐步缩小这一差距。这需要耐心与积累,并非一蹴而就。同时,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也是发挥学术优势、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要坚守学术根基,做好自身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同时,应更加关注国家的重大需求与关键问题,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充分发挥我们的学术优势,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