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经济管理学院在新主楼A612会议室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学院党委书记郑海涛主持学习会,全面系统领学党的二十大精神,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副校长张海兰列席会议并指导学习。
郑海涛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体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体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的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批经验丰富、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机构,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充满活力,这是全党的共同意志,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
与会成员围绕学习内容,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和学习体会进行交流发言。
学院党委书记郑海涛:学院党委将通过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班、讲党课等多种形式,按照“五个牢牢把握”的要求,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师生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等重要论述相结合,忠实履行使命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在新征程上再出发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大思政建设,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师资为抓手,不断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建设。深入推进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完善全过程博士生培养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依托学院学科交叉优势,持续打造低碳治理、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应急管理、国家安全等多个学科方向和平台,强化有组织的科研,产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持续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引育并举,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进一步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各方面的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经济管理学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院长兼学院党委副书记范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这段话全面总结了我们过去十年在环境、生态和低碳发展方面的总体成绩,定位很高,指导意义很大。她表示,在二十大胜利召开前夕,撰写的《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对我国气候变化工作作了系统性总结和评估,正好响应了二十大报告中的这个总结。特别是所负责的政策和行动卷,对“十二五”中后期和“十三五”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梳理,并基于大量论文、著作和研究报告等最新研究成果对政策和行动的效果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评估,客观地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领域的最新进展,为准确认识把握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总体现状、取得的成效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同时也为我国未来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政策,以及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合作与气候治理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因此,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专业从科研、育人、服务社会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副院长牟晖:学院将进一步发挥案例研究、案例开发、案例教学的已有优势,进一步加大案例工作力度和投入,积极参与教育部、各教指委案例建设的活动和案例评选,开展案例研究交流研讨,培育一批精品案例教学示范课,组织案例企业调研走访,建设一批企业案例基地,解决缺乏企业授权的案例开发痛点。同时,建设学院自己的案例库系统,结合北航服务制造强国、航空强国、航天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等案例,突出北航特色,更好的发挥案例资源对学院人才培养的支持作用。要把学院打造成人才聚集的创新高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通过完善学院绩效考核体系、薪酬体系、评价体系、管理服务制度等,最大限度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建设用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确保人才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在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要聚焦重要领域关键技术,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形势,坚持产教融合,培育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副院长秦中峰:要加强有组织的科研,集聚力量产出更多创新成果。按照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四个面向”,以优质学术论坛为品牌,根据学院重点研究方向继续打造“至信论坛”、“融实论坛”等七个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做学术报告,促进高水平学术交流,不断提升学院学术品牌;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通过航空航天专项启动经费,引导教师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学术研究;以基础研究为重点,发挥好学院“国家基金学科评审组”,大力加强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的经验分享会、选题会、申请书评审、一对一辅导等基金申报过程的交流与辅导,提升获资助率;以学院考核制度文件为抓手,根据科研工作各项内容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引导教师进行高质量的研究;以高端项目为突破口,凝练学科重点方向,打造重点研究团队,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重点项目。要继续加强科教融合,以优势科研平台服务教学、支撑人才培养。推进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完善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包括对老旧多媒体教室设备、老旧教学软件等进行更新;加强实验教学规范和流程优化,跟踪评价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满足大数据时代新兴管理科学领域面临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有效培养学生解决综合复杂管理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创新精神;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鼓励青年教师加入实验教学团队,完善《经济管理学院实验教学管理办法》等;继续加大开放实验室力度,通过加强实验实践环节培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持,服务全国社会与经济建设。要推动MBA教育项目的高质量发展。要强化与北航特色的结合,将行业资源与学科资源融入到MBA教育之中;通过经世讲坛与知行论坛、社会导师与实践基地建设等,推进产教融合,加强培养学生双创能力,探索分方向培养的专硕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力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及经济建设等。
副院长单伟: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组织成立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组,加强学院整体布局,统筹规划落实。开展课程思政培训,研讨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索课程思政的建设模式。组织教师提炼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开发富含中国管理实践的课程思政案例集,实现课程思政全面覆盖专业课程。办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继续深入研究新时代对经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不断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推动经管专业的高质量建设。深入研究大类培养与全面学分制的教学规律,完善适应大类培养的班级管理机制。以新文科建设理念为指引,办好国家级和省部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打造大数据+专业特色方向的培养体系,强化经管专业培养过程的数字化特色,提前谋划一流本科专业的认证工作。加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两性一度”达成为目标,构建院级平台课、学科基础课、核心专业课为主体、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院级相结合的“三层次四梯度”学院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推动教师开发基于研究成果的课程教学素材,推动研究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建设高阶性、创新性的课程体系。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制定学院十四五教材规划,做好教材建设与出版的顶层设计,将根据上级要求定期排查马工程重点教材和经济学教材的使用情况。加强经管类教材研究,论证低碳治理、数字经济、金融科技、智能财会等领域的特色教材。鼓励并支持教师自编、出版教材,组织好校级及以上教材立项与教材评奖的申报工作。动员教师出版新形态教材,通过出台教材资助办法,形成若干富有北航经管特色的教材群。强化科教融通,全面推广科研课堂建设,优化科研课堂工作方案,通过培训交流会与研讨会等探索适合经管的科研课堂模式。加强教学与科研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教学方法研究,推动科研课堂与传统课堂的融合,推进科研助手与科研课堂的衔接,引导学生深度参加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充分发挥本科专业优势,建立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论证并开设辅修学士学位和双学士学位项目。完善教学质量监督,充分发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教材工作组在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职责与作用,建实基层教学组织。发挥质量评价结果对教师教学与学风建设的引导作用,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与教师评奖评优评先挂钩。优化院级教学督导组构成,完善学生评教、同行教师互评、专家督导组与院系领导听课、教学研讨等构成的全方位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闭环反馈机制。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从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毕业论文指导等全面保障制度体系。
学院党委副书记高超:要坚持为党育人,强化人才支撑,在工作中要发挥好教育评价指挥棒作用,学院已立项构建具有经管特色的学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力争学院科研优势转化成人才培养优势,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思考学生工作能做些什么,面向双碳,积极推动在学校冯如杯竞赛中增设“能源经济”专项赛道,营造绿色校园氛围。助力培养思想觉悟高、专业技能强、创新思维好的新时代经管学子。要引导感召青年,理论武装青年,作为一线青年工作者,要优化工作模式、丰富工作方法、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为了树立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化“被动灌输”为“主动吸收”,学院成立了学生党员先锋队,特别是在疫情闭环期间承担学校返乡送站、大运村送餐、医疗点等志愿工作,累计志愿时长近两万小时,学生党员首当其冲,积极分子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更加坚定入党的决心。后续进一步深入融合专业特色,让学院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强化学习效果,切实增进对党的认同感。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高校是青年人最多、思想最活跃、知识最密集的地方,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思政工作者,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敢于亮剑,更要强化学习破除本领恐慌,善于亮剑。守住红色主阵地,管控黑色负面地带,大张旗鼓争取灰色地带。
北京学院副院长高翔:党的二十大报告其实就是一篇完美的“人民中心论”,“人民”两字在报告全篇中出现了170余次,提到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十八大之后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十九大之后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际上突出的都是“人民观”。我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二十大的报告与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具体到教育工作,报告中提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驱动”,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报告实际上回答了我们“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系列的问题。宏伟蓝图已经擘画,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再具体到学校工作,工作中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具体到北京学院的工作,“以教师为本”就是要统筹好学校资源,利用边际效益,不断提升教师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们体会到“原汁原味的北航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融入感和幸福感。
党委委员徐光宇: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一体阐述、一体部署,充分彰显了对三者内在逻辑的深刻把握,充分显示了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鲜明导向。没有教育强国,就不会有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这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大会关于对教育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奋力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听党话、跟党走,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指引,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素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技能,履责尽职,担当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面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学校和学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做好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院长助理郝金星:党的二十大报告博大进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进行了全方位擘画,其中第十四部分指出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真诚呼吁世界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国际学生只有通过多了解中国、多感知中国,才能多向世界客观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而这些恰恰是现在以课堂教育和知识传授为核心的学历教育的短板。产教融合将为推动中外学生隔阂,增强国际学生知华友华提供重要抓手。为此,学院将积极利用和米兰理工大学MIP高等商学院成功的Doing Business in China短期产教项目作为抓手,开展课程模块设计、社会实践模块设计、中国文化模块设计以及国际化宣传设计推动长期来华留学学历教育和短期产业实践融合,实现来华留学产教融合新模式,打造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和商贸合作的特色教育模式和平台。在课程设计方面突出中国特色的低碳治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中国零售业、数字商业模式等内容。目前课程体系的中国文化学习方面偏少,拟在新课程设计中加入中国特色元素设计,增强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将北航元素植入课程体系,将中国文化植入课程体系。在社会实践模块方法,利用学院优势积极创造条件让留学生到先进中国企业参观学习。最后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积极吸引各类留学生参与到该项目中来,在产教融合中感知中国、了解中国、宣传中国,培养新时代知华友华国际化人才。
学院工会主席谢岚: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令人无比振奋。金融行业明确回归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位。面对未来,金融行业应该把更多的资产配置在新型工业化上面,在智能制造、精工制造、航空航天、交通行业、网络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给予更多的金融支持。应逐步减少在房地产领域的信贷配给,有序化解在房地产领域累积的金融风险,着力保持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作为高校教师,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我们找准自身定位、找到发展方向的根本遵循和指引。作为一名金融专业方向专业课教师,尤其是在北航这样一所具有红色基因的理工科院校,我们面向的是具有理工背景的高水平学生,要在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完整对国家重大政治、经济政策制定的背景以及意义进行理解和解读,从而在学习自己本专业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自觉的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安全、稳定、繁荣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坚定的国家意识、大局意识,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金融体系中,能最有效支持科技创新的是与资本市场有关的投融资体制。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融资上市的法规体系与相关制度。要推动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形成“长期慢牛”的市场格局,有效地引导投资合理地流向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融资。应切实落实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战略目标。金融行业之行稳在于化解风险,致远在于引领科技创新。为把中国全面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服务、贡献力量。结合以上方面,深入思考如何建设课程大思政,将教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资本市场发展与稳定、制度建设以及深入理解金融在实体经济服务战略目标的实现方面的作用,结合科创板、北交所等资本市场的热点,结合学生所在专业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家事与国事相统一。
张海兰副校长在总结时指出,与会成员高度重视,准备充分,能够立足本职岗位和核心工作讲体会、谈认识,质量很高,既是一次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增添信心的学习会,也是一次解放思想、深入调研、推进工作的学习会,达到了集体学习讨论的预期目的。她强调,要对标对表《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紧密结合学院实际,提出全面贯彻意见,不折不扣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要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求实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个牢牢把握”和党中央《决定》“九个深刻领会”要求,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深入持久学,深入理解内涵,精准把握外延,真学真懂、笃信笃行。要在宣传宣讲上下功夫、求实效,坚持全面准确、坚持正确导向、坚持讲究方法,结合新时代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结合师生群众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明白、讲透彻。要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求实效,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扎实推进政治建设、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全面从严治党等各项工作。要加强对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组织领导,既有章法、见力度,又重质量、强效果,确保把规定动作做到位、做出高质量,把自选动作做出特色、做成工作案例。
郑海涛最后表示,学院班子成员要以上率下,带头做好宣讲,加强组织引导和督促指导,通过“三会一课”组织好党员师生的学习,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等重要论述相结合,融入学院重点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