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载光阴荏苒,青春岁月仿佛仍在眼前。2025 年夏末,我们 310813 班的同学们再度回到母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迎来毕业二十周年的返校聚会。这不仅是一场久别重逢的聚首,更是一段深情回望的旅程。在这里,我们重温往昔的点点滴滴,感悟母校“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真谛,体会北航精神赋予我们人生的意义。
一、再聚母校——从签到开始的感动
上午,同学们陆续抵达位于新主楼A1148教室进行签到。教室内布置简洁温馨,熟悉的课桌与黑板仿佛让人一瞬间穿越回到 2001 年那个金秋,我们初入北航时的青涩模样依旧历历在目。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名字再次被记录在签到簿上,这不只是一次出席,更是对青春记忆的一次庄重点名。彼此相见时的笑容中夹杂着惊喜与感慨,有人感叹岁月流转,有人感恩情谊长存。正如北航的精神滋养着一代代学子,我们的友情也在二十年的风雨中历久弥坚。




二、重温初心——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参观
签到后,大家一同前往航空航天博物馆参观。这里承载着新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也曾是我们在校期间常去的地方。面对一架架飞机与一件件珍贵展品,我们仿佛看见了当年入学之初听戚发轫教授讲诉中国航天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时的激动。
作为 2001 级的学生,我们在 2002 年正好见证了母校的五十周年校庆,那一年北航的荣光与我们的青春交织在一起。今日再访博物馆,我们不仅在重温母校的历史,更是在对自己二十年的人生与奋斗进行一次精神回顾。


三、情怀味道——食堂的午餐
午餐安排在第五食堂。二十年前,我们常在这里边排队边聊天,最热衷讨论的是课堂上的案例分析,未来的理想,同学间的八卦。当年觉得平常不过的一顿饭,如今却承载了太多回忆。
食堂里的味道或许已略有不同,但那份“人声鼎沸的热闹”和“同学肩并肩的亲切”却完全不变。今天,我们再次举起碗筷,共享的不只是饭菜,更是二十年的同学情谊与岁月沉淀的温暖。
四、绿园旧地——青春的足迹
午饭后,大家漫步至绿园,重游旧地。绿园是我们校园生活的重要一隅,四季更替、绿意盎然,承载着我们无数次散步、谈心、畅想未来的瞬间。有人回忆起考试前夜的匆匆脚步,有人忆起夏日里绿荫下的长谈。那时我们谈论未来的梦想,今天我们交流二十年的历练。绿园既是我们青春的缩影,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见证。

五、凝聚记忆——主楼前的合影
随后,全体同学在校园主楼前合影留念。主楼是北航的精神象征之一,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北航学子的成长与奋斗。二十年前,我们常在这里集合、等待上课;二十年后,我们在这里定格下共同的笑容。这张合影不仅是照片,更是时光的印记,是青春与母校交织的见证。它将随我们走向未来,继续激励我们心怀北航精神,勇敢逐梦。

六、心声交流——下午的座谈分享
下午,大家回到教室,进行了一场真挚的座谈与分享。不同的同学讲述了自己二十年来的求学经历、职业道路和人生感悟。从科研攻关到企业管理,从创新创业到教育服务,我们的同学在不同的岗位上践行着“知行合一”的精神。座谈中,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到母校的影响:在北航度过的四年学习时光,不仅赋予了我们专业知识和思维方法,更让我们懂得了“德才兼备”的人生准则。正是这种精神,伴随我们走过二十年的风雨,使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七、回忆与展望——图书馆的印迹
谈及校园生活,大家都提到了当年的图书馆。那是我们共同的精神殿堂。无论是备战期末考试的紧张,还是自习中翻阅参考书的专注,亦或是小组讨论的热烈,图书馆都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我们在书架之间寻找知识,在厚厚的书本里汲取力量。正是图书馆里日复一日的积累,让我们具备了走向社会的能力与底气。今天,重忆图书馆的灯光,我们更加明白母校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学识,更是终身学习的精神财富。

八、情谊永恒——同学与母校的意义
这场返校聚会,不仅是一次叙旧与重逢,更是一次心灵的归航。对我们而言,北航不仅是本科学校,更是我们人生的起点。在这里,我们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懵懂走向坚定,从求知走向实践。二十年来,我们经历了风雨与挑战,但“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始终铭刻在心。它让我们懂得,做学问要有真才实学,做人更要有高尚品德;学习要脚踏实地,实践更要勇于探索。
今天的聚会,既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期许。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母校精神和同学情谊都会指引我们继续前行。
九、结语
二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青春虽逝,但情谊永存。310813 班的同学们因北航而相聚,因理想而奋斗,因友情而温暖。不禁感受:
遇见,是命的安排;
陪伴4年,亦或仅此一天,都是生命里快乐,幸福的时光。
秋风微凉,吹思念万千。
各自身处遥远地方,各有忙碌身影,心存母校,心系彼此,常来常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