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系列论坛
2025第8期,总共第33期
报告题目: 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空间分化与资金要素流动——基于需求侧视角的研究
汇报人:赵扶扬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副教授
时间: 11.25 星期二(10:00-11:30)
地点: A1148
邀请人: 金昊
摘要:本文从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分化现象切入,基于典型事实挖掘和理论证明,指出金融机构及企业对流动性的需求,是支撑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债务相对规模持续保持高位的重要因素。在流动性约束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债务作为优质资产能够储备流动性;金融机构及企业的流动性需求越强,地方政府债务产生流动性溢价越大,控制供给侧因素后的利率越低,强化了地方财政赤字的可持续性。但这一逻辑运转的前提是资金要素跨地流动受限,无法接触更优质的外部资产供给,仅能购买当地地方政府债券。然而,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资金要素跨地流动在未来愈发畅通,几乎是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理论证明和数值模拟发现,资金要素的跨地流动能够更好地满足高效率金融机构及企业的流动性需求,在长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并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可以缩小地区间差距。但同时,欠发达地区资金要素的流出会带来“短期阵痛”:一是从地方经济的角度来看,资金占用短期挤出实体投资,抑制了欠发达地区产出,反而扩大了地区间差距;二是从地方财政的角度来看,市场对当地地方政府债券的需求减弱加重了地方政府偿债负担,加之产出短期下降导致的税基萎缩,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将受到威胁。对此,本文最后讨论了能够兼顾长期效率、短期稳定与区域协调的四种配套政策设计。
汇报人简介:赵扶扬,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宏观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科研创新专项工作中心主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研究领域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经济学、土地财政与地方财政、空间与区域经济学,主攻动态一般均衡和量化空间均衡的建模及应用,在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经济研究》(6篇)、《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等国内外一流经济学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参与社科重大项目等多项,主笔的研究要报多次获中央领导批示、国家级和省部级采纳,曾获普华永道“思略青年学者”、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等奖项。